防水论坛

胡骏:我的防水之路

我从正式“触水”至今,数来有近三十个年头了。刚入行时,只有很少几种防水材料用于屋面防水,而今几百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材料已是琳琅满目,防水工程涉及到了建筑、市政、地铁、大坝等所有的建设领域,防水行业真可谓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1984年,我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浙江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协助周修达总工程师工作。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周总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高级工程师之一,那时就算是最高职称级别了,是省内建筑行业结构工程方面的顶级专家。我的从业起步得到了一位良师引导,一辈子受益匪浅,我的一切良好工作习惯也都源自于他老人家的言传身教。

也算是生逢良时,国家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毕业的第二年我就参与了省内最高建筑之一的新侨饭店工程施工,桩基、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高级装修,这些今天看来很普通的技术,那时可是很少遇到的高技术含量工程。

毕业两年后我正式成为了工程项目施工员,独立组织了嘉兴电力调度大楼工程施工,从打龙门桩开始到优质工程验收,完成了人生第一个重要作品,积累了最为厚实的工程施工经验,对后续工作和技术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业历程

阴差阳错进入防水行业要“感谢”一位领导。1989年我在浙江三建第一分公司任技术主管,刚上任的分公司经理是一位比我早二年毕业的大学生,一个小小的分公司挤进了二个科班大学生,我的日子不太好过。正当烦恼之际,时逢邓小平提出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公司领导要求技术人员如何创造经济效益,会上我提出成立防水防腐专业技术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讨论筹备,于1992年正式成立了“浙江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防水防腐分公司”,从此,开启了我的防水职业生涯。

公司开办之初各方面十分艰难。一介书生突然要撑起一个公司的运营,在资金、业务承接、管理人员配备、施工操作人员招用等等问题上,都是从零开始。就这样在国营企业拼、打、爬、摸了整整十年,创办的防水公司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专业防水公司。由于总公司经营方向的改变,取消分公司的防水施工资质,我被迫与公司脱钩,于2002年另行成立“杭州金汤建筑防水公司”。

我与北京金汤防水公司老总朱炳光是老乡,当年我在浙江省经销和使用北京金汤生产的JS防水涂料排到全国数一数二,在我创办公司取名时,就注册了“杭州金汤建筑防水公司”,虽然两家企业间没有任何经济关联,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保持着良好的经营关系和个人友谊。

杭州金汤建筑防水公司一直遵从以技术为引导,视质量为生命的专业防水之路,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成立近28年来,承接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州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杭州火车东站、G20峰会等几十杭州重要和标志性建筑的防水设计和施工,2008年施工产值达到了近4000万元。后因资金压力和外地施工管理难度太大,年产值有所收缩,基本上保持在3000万元左右。

杭州金汤建筑防水公司在2003年后,自己生产一些防水涂料自用,也销售一部分。税务部门认为自产自用有逃税之嫌,要求将生产与施工分开。就这样,在浙江湖州东林工业园区购地建厂房,于2008年成立了“浙江金汤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聚氨酯防水涂料、水性防水涂料、干粉砂浆等产品,限于卷材生产许可证的压力,始终未能上卷材生产线。

材料生产的前几年效益还算可以,虽然产值只有3000万,压力不算太大,尚属良性运转。到了2016年后,全国防水材料生产企事业的集中度越来越大,大企业的成本和质量优势明显,加上房地产公司的集中采购政策,将小型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推向了尽头。遭受两年的利润下滑,在前途无望的情况下,于2018年底关闭了材料生产厂。目前,以防水施工为主业的“杭州金汤建筑防水有限公司”仍在继续正常运转。

2002年转型成立杭州金汤建筑防水公司

杭州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防水工程

防水技术研究

可能是从小喜欢学习的习惯,加上入职后师傅的敬业精神影响,无论当时在结构施工技术方面,还是后来进入防水行业,我在技术问题上总是喜欢弄个明白,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问题的实质内涵,不盲目迷信,遇事问个究竟,久而久之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也练就了独立思考与深入辨别的能力。

科研课题与工法:1993年承担了浙江省建设厅下达的《屋面渗漏通病防治》科研课题,于1995年完成,这是我人生的第一项课题研究,其成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克屋面渗漏质量通病的难关》获得了1995年 “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1999年完成了浙江省建设厅的第二项科研课题——《节能型保温防水屋面》,同年《倒置式保温防水屋面施工工法》荣获了建设部一级(国家级)工法,还完成了5项省级工法的编制。

行业防水标准编制:我参与行业与国家规范编制工作起步于2003年,第一次参与了CECS《建筑室内防水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之后,陆续参编了《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聚合物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建筑渗漏治理用快速堵漏材料技术条件》《建筑外墙防水技术规程》《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自粘丁基钢板止水带》等多项行业与团体标准。

国家防水标准编制:2009年第一次参加了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2014年又参加了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

地方防水标准编制:2016年以后,先后参加编制《海南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规程》、浙江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规程》和《深圳市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2010年《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审查会

2015年《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讨论会》

标准图集编制:2007年第一次参加编制了《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国家标准图集,而后又参加编制了浙江省《平屋面》标准图集、深圳市《深圳建筑防水构造图集》等编制。

论文与专著:自2000年在《浙江建筑》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倒置式保温防水屋面施工工法》后,先后在《中国建筑防水》等多家杂志上发表了《外墙渗漏水力学分析》《再论建筑防水设防思想的转变》《建筑地下工程防水与结构同寿命的技术路线》等近30篇论文,并在2017年完成了首部37.8万字的专著——《建筑外墙防水与渗漏治理技术》。

努力劳作总归会有些回报,会得到社会的认可。2014年被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被授予“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2016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2001年荣获国家工法奖

2014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

我与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1992年9月,我首次参加了由中国建筑学会施工与建材分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现已更名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水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亚运村召开的“全国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经验交流会”,发表了“采用综合治理,克服屋面渗漏”的文章,同时在会上认识了叶林标、田凤兰等很多防水专家。

       之后先后加入了“中国建筑学会施工与建材分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防水委员会”“浙江省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建筑防水行业协会”“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等学会、协会组织,并担任了部分协会的副会长、副主任、副理事长、副秘书长、专家委员等职务,当选行业唯一学术期刊《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编委。

由于毕业后一直从事土建工程施工,成立防水公司也是以施工为主,较少接触防水材料生产,我前些年的学术活动主要以施工技术为主,参加建筑学会防水专委会和建筑业协会防水分会的活动比较多一些。2008年建厂后,以浙江金汤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加入了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在加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之前,我已多次参加了协会组织的活动,包括年会、展会、学术交流等。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在朱总、苗总等领导的带领下,对中国防水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组织和引导了防水材料生产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在提高我国防水材料质量提升、防水工程应用技术发展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加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组织的活动,最大的收获是通过与先进国家防水行业的交流,扩展了对各种防水材料的了解,同时对发达国家在防水材料和相关材料在工程应用技术方面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出国考察对防水工程学术研究很有帮助,一方面能看到先进的防水材料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能了解到各类防水工程的实际做法和防水系统的工程应用。

每年的“中国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技术展览会”是防水协会的重头戏,记不得是否参加了第一届防水展会,2004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展会肯定参加了。展会上第一次知道了格雷斯、卡莱尔、日本田岛等国际品牌,见识了预铺反粘卷材、液体橡胶(喷涂速凝)、自硫化三元乙丙、种植屋面防排水系统等,大饱了眼福,受益匪浅,之后的展会也大多去参观学习了。

每届展会都设立了专家咨询台,解答参观者渗漏水解决方案和工程防水技术问题。以往是几位老专家轮流值班,近年来老专家年岁已高,不再出席。自2016年起,“专家门诊”只剩有我一个人了“坐堂”了,虽然来咨询的人不算太多,但把这个传统项目保存了下来。这一年的展会还开启了“走进社区”这档新的节目,组织有渗漏水问题的群众到现场参观,并当场由专家解答老百姓渗漏水难题,对困难群众给予免费维修,受到了社会和百姓的好评。现场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任务落实到我与张勇总工身上,连续几届都是我们两人双双出场,耐心解答,不亦乐乎!

展会期间专家咨询及公益活动

专家生涯

“专家”一词在我的脑海里是很遥远的概念,有一把年纪的才算专家,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被冠以了“防水专家”的头衔。随着岁月流逝,年龄阅历都写在了脸上,慢慢地觉得自己也有点像老专家的模样了,好在“专家”不用考试,哪个组织机构认为你是专家,那就算专家了。这一二十年业,我先后被十多个团体组织、杂志聘为专家委员和编委。

一路走来,技术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与老一辈专家分不开,李承刚教授、叶林标教授、项桦太教授、张玉玲教授、朱祖熹教授、张道真教授、高延继教授等前辈在诸多方面给予了指点和帮助。在事业上得到了朱冬青教授、曲慧教授、瞿培华教授、徐建月社长、霍瑞琴教授、冀文政大校、张勇博士等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叶林标教授在广东考察

与项桦太教授在北京奥体中心考察

不知是做了专家才那么忙,还是技术工作干多了就成了专家,总归每年与防水相关的规范编制、学术活动、标准评审、培训讲课接踵而来,忙忙碌碌没得停。觉得整个人总在被推着快跑,有时累得快趴下了,还好身体还能应付跟上。被动忙碌的事太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被搁了下来,要写点像样的东西也静不下心来。做了专家反而不能随便写文章了,没有一定水准的文章怕被人笑话,因而文章也少写了许多。细细想来还是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多写点学术水平高的文章才不愧为“专家”。

我的这一生估计不会再有什么新的创业了,防水将会伴随往后余生。企业经营是维持生计的根本,钻研防水技术是我这辈子的喜爱。

作者为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金汤建筑防水公司董事长

来源:深圳防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