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黑豹防水涂料打响品牌保卫战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诚实守信的企业?别人仿冒我的产品,反倒我成李鬼了,这是什么道理?”深圳市新黑豹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柱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有关深圳市新黑豹建材有限公司造假的传闻喧嚣尘上。有人称,新黑豹公司存在多种违法经营行为。王荣柱称,去年应经销商要求,新黑豹公司配合广西北海市、江西新余市、湖北黄梅县等工商部门几次严厉打击了从深圳流入上述市场的假冒仿冒“黑豹”防水产品,因为断了某些人的财路,因此遭到了这些人的打击报复。对方雇人在网络上肆意散布关于新黑豹公司的不实传言,意图影响相关部门和消费者对新黑豹公司的看法,从而达到侵占市场的目的。

  
李逵与“李鬼”之争

  据王荣柱介绍,深圳市新黑豹建材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宜昌宏昌精细化工厂”,成立于1993年2月,1994年注册了“黑豹”牌商标。1995年,他将在宜昌生产的防水产品运到深圳进行销售,当时在深圳注册了“深圳市大黑豹建材有限公司”,推广销售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随着企业的发展、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股权的变化,2001年,王荣柱注册了“深圳市新黑豹建材有限公司”至今。“黑豹”商标在国家商标局备案共享。
  然而,当记者在在中国商标网上查询,与“黑豹”商标近似的商标达几十种。如“黑豹王”、“黑豹皇”、“黑一豹”、“金黑豹”、“金装黑豹”、“黑豹轩”、“黑豹e”、“黑豹世家”、“黑豹山”、“深黑豹”、“世纪黑豹”等。
  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工作人员介绍,仿冒案件在不正当竞争案件中一直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有的造假者从商标到包装、装潢、产品外观、企业名称和厂名厂址等,与他人的标志全部一模一样,不作任何改变,完完全全地制假;有的会对商标、包装、装潢等稍作改变,近似使用;有的仿冒他人注册商标、包装、装潢及企业名称等。因此,查处此类案件时,不仅要看商标,还要看包装、装潢、企业名称等有没有近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仿冒行为也由过去的家庭作坊、手工作坊、个体加工等方式,不成规模地进行仿冒,逐步转向运用高科技手段,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形成生产流水线,具备一定规模的仿冒。
  侵权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适用的法律条款也不同,这给相关部门行政执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利益驱动假冒盛行

  深圳的防水材料市场,一个经营户老板告诉记者,“黑豹”有真黑豹和假黑豹,松坪山那家黑豹的产品是真的,防水性能也最好。其他的都是仿他家的。50公斤的真黑豹防水砂浆要300多元,假的只要200多元。
  “有些油工要赚材料差价,所以大多数买假的,假货有市场。如果你是自家用,我劝你还是买真的,质量有保障。”老板说。
  有些商家说自己家的水泥防水材料跟黑豹的一样,是黑豹内部人泄露出来的核心技术,他还能提供检测报告。深圳市建工质量检测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面上很多检测报告都是假的。有的是用自己的名义拿别家的合格产品送检,有的是涂改别人的合格检测报告再进行复印,有的是私刻检测机构的认证章。消费者在查看检测报告时要擦亮眼睛。
  王荣柱表示,新黑豹公司和北京交通大学、苏州非矿研究院及台湾营建防水协会长期开展技术合作,是全国最早研制生产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的企业之一,不存在核心技术外泄一说。
  另外,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不足,力度相应的就小了很多。违法收入与违法成本不成正比,造成相似问题层出不穷。

  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各方需共同努力

  中国硅酸盐学会防水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苏州非矿院防水材料所所长沈春林表示,新黑豹公司在聚合物水泥防水材料这个领域做得很不错,是 GB/T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23440-2009《无机防水堵漏材料》、JC/T984-200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2090-2011《聚合物防水浆料》、JC/T984-2011《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HJ457-2009《环境标志产品的技术要求、防水涂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参编单位之一。
  深圳市新黑豹建材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究竟如何?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莹表示:“新黑豹公司的防水产品质量一直比较稳定,最近我们在对新黑豹公司已生产13个月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假冒的防水材料?深圳市防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瞿培华告诉记者,防水材料造假只因市场广阔,利益巨大,防水材料作为依附型产业,其市场已随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这一市场空间不但让防水材料生产厂家从中受益,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假冒防水材料遍布全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造假者更是非法牟利巨大。各地公安、工商、质检等执法检查部门每年查处的制假造假防水材料案件数不胜数。今年,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地方质检部门、地方防水协会对企业和建筑工程防水产品进行质量联动抽查,希望防水材料假冒伪劣现象颇多的局面有所改观。
  商标作为企业及品牌无形资产的承载,不仅具有向社会、公众传递企业、品牌综合信息的职责,也是一种法律用语,具有区别自身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作用。假冒、仿冒他人品牌,是一种犯罪行为。
  目前,防水行业不少知名品牌的商标正在遭遇仿冒或假冒商标的冲击。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厂家加紧维权,消费者提高警惕,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龙龙摘自中华建筑报)

来源:深圳防水网